從總教練的折損率,來看中華隊的成績


作者:小記  | 發表時間:2008/08/22 | 推薦數:10 | 回應數:0 





每打完一次重要的國際賽,中華隊大概就要折損一位總教練,但是,台灣還有多少位總教練可以接替?

從1982年重返國際棒壇至今,中華隊至少換了11位總教練(不含洪一中),而在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奪下銀牌之前,這個位置的變動率其實不高。

因為當時還沒有職棒,國內棒壇幾乎是傾全力投入,除了國家隊球員長期培訓,教練團也跟著訂出長期訓練計畫、目標,就算一兩個比賽沒打好,也依然能獲得支持。

1992年奧運奪牌的中華隊,就是絕佳例子,那時的中華隊教練團,從1989就開始接下重擔,長期跟隨球員訓練,進行奧運的奪牌計畫,那也是最成功的一次組訓。

在李來發的領軍下,那批國手經歷了洲際杯、亞錦賽、世界杯、亞運等大型比賽的歷練,球員藉此磨練出來的抗壓性不在話下,經驗更不用說。

長期相處下來,教練團對球員的掌握,幾乎已經瞭若指掌的地步,不管是日常生活、場上球技,甚至是個人感情,無一不知,到了比賽時,就能依照各個球員的不同狀況,做出最正確的判斷調度。

把歷史鏡頭拉近,2001年中華隊在國人面前搶下世界杯第三名,炒出近年少有的棒球熱,那時也是靠著一批長期投入的教練團,總教練林華韋從1999年就開始接連備戰。

這種對球員的狀況掌握,就是這次北京奧運,中華隊教練團最缺乏的地方。

但若中華隊總教練,始終都像近年般的高折損,一個接著一個消失,這次用第五名換來的教訓,很難會有改善的一天。

棒協當然也知道問題所在,可是資源有限,根本無力再像過去般,長期投資在教練團、球員身上,只能期待短線操作獲利,而最能提供改善助力的,莫過於政府出面。

如果有教練責任制,由政府提供教練團薪水,讓他們在任期內毫無後顧之憂,專心準備組訓工作,隨時掌握國內外球員的狀況,一旦比賽來臨時,就能立刻進入狀況。

在這種情況下,就算中華隊由職業球員組成,也不會發生狀況掌握不足的缺失,這是一個很可行的長期計畫。

但,政府願不願意投入資源?這將是棒球能不能成為「國球」的關鍵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nT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